在汽車消費升級與工業 4.0 深度融合的當下,漆面光澤的均勻性、內飾質感的一致性已成為車企打造產品力的核心競爭力。傳統依賴人工目視的檢測方式,不僅效率低下、標準不一,更難以應對高溫生產環境、異形部件測量等行業痛點。日本色彩研究所(JCRI)推出的攜帯用鮮明度光沢度計 PGD-Ⅳ,以便攜化設計、高精度測量與場景化適配優勢,為汽車制造全流程的光澤度質控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,成為車企降本增效、提升產品品質的關鍵利器,已在多家主流車企的生產體系中落地應用并收獲顯著成效。
產品核心優勢:直擊汽車制造光澤檢測痛點
1. 精準匹配視覺感知,數據支撐品質標準
PGD-Ⅳ 采用 55° 照明與受光角度設計,搭配鎢絲燈光源,測量結果與肉眼觀察的光澤感高度契合,適配汽車高光澤漆面、內飾塑料件等核心檢測場景。其穩定的測量性能可將不同操作員的人為誤差降至低,讓光澤度從主觀感知轉化為可量化的 Gd 值數據,嚴格契合 ISO 2813、GB/T 9754 等國際國內標準,為整車光澤品質統一提供科學依據。
2. 全場景便攜適配,打破檢測空間限制
儀器僅重 2.7kg,尺寸為 140mm×220mm×177mm,內置干電池可連續工作 240 分鐘,擺脫實驗室固定檢測的束縛。無論是生產線旁的垂直車身、烘箱出口的高溫部件,還是售后維修的異形結構,都能實現靈活測量。其與樣品垂直密著的測量方式,更能解決弧形車身、內飾邊角等復雜部位的檢測難題,讓移動質控覆蓋制造全場景。
3. 操作便捷高效,降低產線質控成本
搭配標準板校準的簡易操作流程,無需專業技術人員即可快速上手,通過接眼筒觀察測試圖案影像就能完成光澤度判定。在汽車涂裝生產線中,可實現 60 秒 / 臺的快速檢測,大幅縮短傳統離線檢測的滯后時間,有效減少不合格品流轉造成的成本浪費,助力車企將光澤合格率提升至更高水平。
全流程應用場景:從生產到售后的品質守護
1. 涂裝生產線:實時把控漆面光澤一致性
汽車涂裝車間的高溫環境易導致傳統儀器出現數據漂移,而 PGD-Ⅳ 的穩定光學設計可有效應對這一挑戰。在車身涂裝環節,工作人員可攜帶儀器在生產線旁移動檢測引擎蓋、車門等關鍵部位,實時捕捉不同批次油漆的光澤偏差,及時調整噴涂參數,避免因烘箱溫差、溶劑揮發不均導致的光澤波動。
某日系主流車企在其 SUV 車型涂裝生產線引入 PGD-Ⅳ 后,針對高光金屬漆的批次光澤偏差問題,通過實時移動檢測快速定位噴涂壓力與烘箱溫度的參數優化空間,將車身不同部位的光澤波動公差從 ±5Gd 壓縮至 ±2Gd,漆面不合格率從 3.2% 降至 0.8%,年減少返工成本超 200 萬元。另一新能源車企則利用其便攜性,在電池托盤涂層檢測中實現全流程移動質控,解決了傳統固定儀器無法適配底盤復雜結構的難題,涂層防腐光澤一致性達標率提升至 99.5%。
針對高光金屬漆等特殊涂層,PGD-Ⅳ 的高精度測量能力可精準識別微小光澤差異,將漆面光澤波動控制在嚴苛公差范圍內,降低返工率。正如日產在櫪木工廠的自動化涂裝檢測體系中,通過便攜光澤度測量工具實現涂層鮮明度的精準量化,替代了傳統人工目視檢測,既減輕了操作員的物理負擔,又將 0.3mm 級的微小光澤缺陷檢出率提升至 100%。
2. 內飾制造:統一座艙質感視覺體驗
汽車內飾的儀表臺、中控面板、門把手等部件,常因材質不同、成型工藝差異出現光澤不協調問題。PGD-Ⅳ 可靈活適配≥50×50mm 的樣品要求,對各類內飾件進行批量檢測,確保從塑料外殼到金屬飾條的光澤度高度統一,既避免強光反射干擾駕駛安全,又能傳遞車型的豪華質感。
某德系豪華車企在高中端車型內飾生產中,采用 PGD-Ⅳ 對鋼琴黑中控面板、金屬飾條等關鍵部件進行全批次檢測。通過量化數據優化注塑溫度與表面處理工藝,解決了不同供應商部件光澤不一致的行業痛點,讓座艙內各部件光澤差值控制在 ΔGd≤1 的范圍內,提升了用戶對內飾質感的滿意度,該車型的內飾品質評分在行業測評中較上一代提升 15 個百分點。另一自主車企則針對新能源車型的輕量化內飾件,利用 PGD-Ⅳ 優化免噴涂塑料件的生產工藝,在省去噴涂環節、降低 40% 綜合成本的同時,確保內飾光澤均勻性達到高中端車型標準。
通過量化數據優化注塑溫度、噴涂厚度等工藝參數,讓內飾質感成為產品差異化競爭的加分項。
3. 售后維修:精準匹配原廠光澤標準
車輛剮蹭后的補漆光澤匹配,直接影響車輛美觀度與保值率。PGD-Ⅳ 的便攜性使其可輕松應用于 4S 店售后場景,通過測量原車漆面 Gd 值,為補漆配方調整提供精準數據支撐,確保補漆區域與原車身光澤一致,解決傳統補漆中光澤偏差的行業痛點,幫助車企提升售后服務品質與用戶滿意度。
某合資品牌全國售后體系引入 PGD-Ⅳ 后,補漆光澤匹配合格率從原來的 78% 提升至 96%。以其主流轎車車型為例,通過測量原車漆面的 Gd 基準值,指導維修人員精準調配補漆材料與噴涂工藝,補漆區域與原車漆面的視覺差異肉眼幾乎不可分辨,用戶對售后補漆的投訴率下降 82%,車輛二手保值率較同級別車型高出 3-5 個百分點。
價值賦能:車企品質升級與降本增效的雙重增益
對于車企而言,PGD-Ⅳ 的應用不僅能推動光澤度質控從 “被動救火" 向 “主動預防" 轉型,更能實現多重價值提升。在生產端,實時檢測可快速定位工藝問題,減少不合格品產生,降低材料損耗與返工成本;在品質端,標準化數據可建立全流程質量追溯體系,提升整車外觀一致性與市場競爭力;在效率端,便捷操作與移動檢測特性大幅縮短檢測周期,適配大規模生產線的快節奏需求。
從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托盤涂層檢測,到高中端車型的內飾質感把控,JCRI PGD-Ⅳ 以精準、便攜、高效的核心優勢,重構了汽車制造的光澤度質控邏輯,其在多家主流車企的成功應用案例已充分驗證了產品價值。選擇 PGD-Ⅳ,就是選擇以數字化工具筑牢品質防線,讓每一輛汽車都能以一致的光澤質感、視覺體驗贏得市場認可。